龟背竹--武汉花木出租

龟背竹,别名蓬莱蕉、龟背蕉、龟背芋、电线草等,拉丁学名:Monstera deliciosa,为天南星科、龟背竹属大型蔓生草本植物 。幼叶心形无孔,长大后成广卵形、羽状深裂,叶脉间有椭圆形的穿孔,叶具长柄,深绿色。佛焰花序,佛焰苞舟形;11月开花,淡黄色。龟背竹喜凉爽而湿润的气候条件,不耐寒,冬季室温不得低于10℃,不耐高温,原产墨西哥热带雨林中,性喜温暖、湿润环境,忌阳光直射,不耐寒。
形态特征
攀援灌木。茎绿色,粗壮,有苍白色的半月形叶迹,周延为环状,余光滑,长3-6米,粗6厘米,节间长6-7厘米,具气生根。叶柄绿色,长常达1米,腹面扁平,宽4-5厘米,背面钝圆,粗糙,边缘锐尖,基部甚宽,对折抱茎,排列为覆瓦状,形如鸢尾,两侧叶鞘宽,向上渐狭,脱落后叶柄边缘成绉波状;叶片大,轮廓心状卵形,宽40-60厘米,厚革质,表面发亮;淡绿色,背面绿白色,边缘羽状分裂,侧脉间有1-2个较大的空洞;靠近中肋者多为横圆形,宽1.5-4厘米,向外的为横椭圆形,宽5-6厘米;中肋及侧脉表面绿色,背面绿白色,两面均隆起;I次侧脉8-10对,基部的相互靠近,向上渐远离,II、III、IV级叶脉网状,不明显。花序柄长15-30厘米,粗1-3厘米,绿色,粗糙。佛焰苞厚革质,宽卵形,舟状,近直立,先端具喙,长20-25厘米,人为展平宽15-17.5厘米,苍白带黄色。肉穗花序近圆柱形,长17.5-20厘米,粗4-5厘米,淡黄色。雄蕊花丝线形,花粉黄白色。雌蕊陀螺状,长7-8毫米;柱头小,线形,纵向,黄色,稍凸起。浆果淡黄色,柱头周围有青紫色斑点,长1厘米,粗7.5毫米。花期8-9月,果于异年花期之后成熟。
生长环境
龟背竹喜凉爽而湿润的气候条件,不耐寒,冬季室温不得低于10℃,不耐高温,当气温升到32℃以上时生长停止。最适生长温度为22~26℃。耐强阴,在直射阳光下叶片很快变黄干枯,可在明亮的室内常年陈设。要求深厚和保水力强的腐殖土,pH值为6.5~7.5,既不耐碱,也不耐酸。
龟背竹怕干燥,耐水湿,要求高的土壤湿度和较高的空气湿度,如果空气干燥,叶面会失去光泽,叶缘焦枯,生长缓慢。 武汉花木出租
观赏价值
龟背竹株形优美,叶形奇特,终年碧绿,青翠欲滴,暗袍色气根常伸延很长,可以盘绕,饶有风趣,给人以特殊美感,是观叶花卉中的佼佼者,它耐阴,适宜盆栽,作室内装饰。大型植株适宜大型门厅、客厅、会议室摆放,中小型植株适宜家庭居室摆放,片片如扇之绿叶;像巨大的手臂向客人招手致意,使环境具有清雅的气氛。在华南用以布置庭院,栽植在树旁或屋角等稍荫处,任其生长攀援,生长茂盛。日本培育出一种斑叶龟背竹,叶面上带有黄色和白色的斑纹;观赏价值极高,中国已开始引种栽培。
龟背竹除美化功用外,还有一定的食用价值。龟背竹的花果可食用。肉穗花序鲜嫩多汁,在原产地多作上等蔬菜食用,清凉爽口,花序外面的黄色苞片相当肥厚,可生食,也可裹面油煎后熟食,浆果的风味尤佳,可作水果食用,味似菠萝,也可作饮料。
栽培技术
龟背竹常附生于热带雨林中的高大树木上。喜温暖湿润环境,切忌强光暴晒和干燥。生长适温20~25℃,冬季夜间温度幼苗期不低于10℃,成熟植株短时间可耐5℃,低于5℃易发生冻害。当温度升到32℃以上时,生长停止。夏季需经常喷水,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,叶片经常保持清洁,以利于进行光合作用。[4]
繁殖方法
主要用扦插繁殖。在4-5月从茎节的先端剪取插条,每段带2-3茎节,去除部分气生根,带叶或去叶插于沙床中,一般4-6周生根,10周左右可长出新芽。 夏季宜放半阴处养护,怕强光暴晒和干燥,每天除浇水外,需多次喷水。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,初栽时,应设架支撑,定型后注意整株修剪和更新,力求自然美观。
龟背竹用播种、茎扦插和压条繁殖。可在早春扦插,用龟背竹茎节,1~2个茎节截为一段,去除气生根,插入沙床中,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,二个月左右即可扎根,长出新芽。压条可在立冬时节,将茎端部分气生根埋于另一盆中,在茎上每隔 1~2节切一刀,深度约为茎粗的2/3,至翌年立春,便可在叶腋处长出新芽。清明可从切口处割断,依芽的大小分栽于不同的盆中,盆土掺些粪土,可施些蹄片作基肥。立夏移出室外,放在荫棚下,要经常浇水,保持湿润,每天可用喷壶对龟背竹茎叶喷清水。立秋后要浇酱渣子水,不宜过浓,寒露前移入室内。 武汉花木出租
盆栽方法
龟背竹生长期间,植株生长迅速,栽培空间要宽敞,否则会影响茎叶的伸展,显示不出叶形的秀美。盆栽土要求肥沃疏松、吸水量大、保水性好的微酸性壤土,常以腐叶土或泥炭土。
龟背竹叶形奇特,株形优美,散植于池旁、溪沟和石隙中也很自然大方。其同属品种有斑叶龟背竹。 叶态奇特,孔裂纹状,极像龟背,是一种的观叶植物。耐阴,适宜盆栽,是广泛被栽培的室内观赏植物。在南方,也可散植于池边,溪沟。商品率较高。常绿藤本。茎绿色,粗壮,生有深褐色气生根,长而下垂叶厚革质,幼时心脏形,无孔,长大后广卵形、具不规则羽状深裂,叶脉间有椭圆形穿孔,极像龟背,具长柄焰苞花序,花期8~9月,淡黄色。变种有斑叶龟背竹,叶片带有黄白色不规则斑纹,极美丽。原产于南美热带雨林中,以墨西哥最多,常附生于高大榕树上。喜温暖潮湿环境,切忌强光曝晒和干燥。土壤以腐叶土。夏季需经常喷水。冬季温度保持5C以上。植株生长迅速,栽培空间要宽敞,否则会影响茎叶伸展。常用压条和扦插繁殖。压条,在5~8月份进行。经过3个月左右可切离母株,成为新的植株。扦插,在4~5月进行。从基节先端剪取插条,每段带2~3个基节,去除气生根,带叶或去叶插于沙床中,保持一定的温度及湿度,待生根后移钵。还可以在春、秋季将龟背竹的侧枝整枝劈下,带部分气生根,直接栽植于木桶或水缸,成活率高,成型迅速栽时,需立支柱于盆中,让它攀附。竹为半蔓型。叶厚,长50厘米。在栽培中还有斑叶变种,在浓绿色的叶片上带有大面积不规则的白斑,十分美丽。土壤以腐叶土,也可以用水苔种植。温室越冬要求温度在5C以上。夏季移至室外,宜半阴,避免阳光直射。在夏季生长期间,需每天浇水2次,叶面常喷水,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。生长期间,每隔半个月施1次稀薄饼肥水。
病虫防治
介壳虫是龟背竹最常见的虫害常见病害有叶斑病、灰斑病和茎枯病。
龟背竹--武汉花木出租